打印

[架空历史] 大明官(完本)

0
  第一百二十一章 父子相见

  方应物在紧张不安中度过了一个中午,然后十分忐忑的出了会馆,朝皇城南锦衣卫衙署而去。

  这条路是很熟悉了,这个大门也是很熟悉了,在京城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条路上,但今天到来与前几次意义不同。前几次是一种过程,这次可能就是结果了。

  锦衣卫衙署大门处站班的官校看到方应物,便领了他进去。天下官署大同小异,穿过二门便来到了正堂前。

  与别处不同的是,锦衣卫正堂前空地很大,足以容纳上千人站立,想必也是因为有特殊需要的缘故。

  方应物拾阶而上,此时堂上两个位置都是空的,尚无人去坐。中间那个必是主审位置,旁边那个就是陪审位置了。

  方应物站在门内角落里等了一会儿,听到几通鼓响,从堂后转进来一伙人,簇拥着两位大人登位。

  坐在堂上正中主审位置的,是乌纱绯袍全套冠带的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刘吉。

  方应物还是第一次见到身着官袍的刘棉花,陡然觉得他比平常家居时威严许多。

  坐在刘大学士旁边侧面的,是一位须全白、目测有七十以上的老者,身穿金色飞鱼服,很是夺目。

  这也是方应物第一次看到大名鼎鼎的飞鱼服,后世传说中似乎锦衣卫人手一身飞鱼服,但方应物之前并没有见到过。

  这个老者的身份,显而易见呼之欲出,当然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掌锦衣卫事袁彬袁大人了,这可是国之功臣。

  看他的位置,方应物猜测最后还是有所妥协,本次审问没有全然抛开锦衣卫。让袁大人充当了陪审。

  方应物上前见礼,对主审刘大学士拜见道:“今日为家父之事,耽误了阁老休息,叫学生于心不安。”

  刘吉公事公办的点点头道:“所为国事,无妨。”等他答话完了,才现方应物这话不对劲,他答的也不对劲。

  什么叫“耽误了休息”?现在只不过是下午未时,对于一个理论上是全天工作的大臣,下午是应该休息的时间吗?

  刘吉暗道。此子平常说话不会这么不谨慎,估计是这次他要见到父亲,所以心情激动,神思不属。

  方应物又对袁彬简单拱了拱手,文武有别。礼节上要差得远,此后他便静立一旁去,等待着审问开始。

  刘大学士咳嗽一声,喝道:“提人!”

  方应物扭头向门外望去,对父亲的登场翘以待。

  从夏日的阳光下,从庭中西角门缓缓的走进一位身材颀秀的人,在四名锦衣卫官校的押解下。朝着大堂而来。

  这必然就是父亲大人了,方应物逆着阳光,一时看不清他的样子。

  等方清之走到了门槛外,与门槛内的方应物正对面。两人齐齐愣了愣。方清之为了儿子的出现而惊讶,方应物惊讶则是因为......

  父亲大人的眼睛很特别,像是湖水一般深沉深邃,又荡漾出了几丝淡淡的哀愁。

  再看他松松垮垮的髻。沾着几根枯黄的草茎,还有几缕乱飘荡在额头上。但依旧不能破坏这张忧郁的风情;

  他身上是敝旧的青色官袍,随机裂开了几个洞口,但丝毫无损他然挺拔的气质。至于脸上的几抹黄土黑泥,只能是白皙玉面的点缀。

  方应物突然自惭形秽起来,他时常为自己相貌气质而沾沾自喜,但与父亲比起来,顿时月明星稀了。

  他也明白了一个始终想不通的问题,为何以父亲这脾气,还有那么多女子飞蛾扑火、倒贴上门,最大原因就在这里啊!

  这种线条华丽、气质忧郁的半熟而立小生,对女人的杀伤力是全年龄段通吃的。而且好像父亲又具有认真倔强的性格,在女人眼中更是别具魅力。

  方清之望着有点傻的儿子,疑惑的开口问道:“你怎会在这里?”

  方应物醒过神来,连忙推金山倒玉柱,上前两步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头,这才答道:“听闻父亲遭难,我便来了。”

  方清之叹口气,“苦了你了,都是为父之过也。”正说着,他望见方应物身上的士子青衫,讶异道:“你进学了?”

  方应物又自豪的答道:“儿子今年春时,蒙宗师录取,入县学为廪生,正好顶了父亲留下名额。”

  方清之露出了笑容,“我方家后续有人矣!”

  刘吉拍了拍醒木,打断了父子叙话。锦衣卫官校便将方清之押到前面,至于方应物这个来旁听的,则被隔离到了边上去。

  刘吉望着底下的方清之,叹息道:“同为翰苑一脉,老夫是不想审问你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审的。方清之你写一封知错悔过之书,能叫老夫向皇上交待便可以了。”

  方清之冷冷道:“我何错之有?”

  刘吉针锋相对道:“你不安分守己,肆意妄言,诽谤大臣......”

  “刘阁老你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是合格宰辅么。”

  泥人也有三分火性,刘吉心里登时冒了火气,但又一想,自己苦心挽回名声,不能就此功亏一篑。

  方应物看着父亲真叫人着急,忍不住隔着人墙道:“父亲暂且忍辱负重,写下悔过书,保留有用之身又如何?”

  方清之喝道:“住口!圣贤书是如此教导你的么?”

  一直没有开口的袁指挥这时候插话道:“在这里耍嘴皮子没甚意思,方庶常还是先下去罢。在牢狱里放上笔墨纸砚,什么时候写下了悔过书,什么时候再说其它。”

  刘吉考虑片刻,“也好,就如此办理。”

  方清之被押下去,刚走到门口时,袁指挥忽然又开了口,对着人墙后的方应物叫道:“方家公子!朝中有几位大人弹劾国舅爷万通,但听说你和他串通好了,明天去东厂,打算替他开脱消罪么!”

  方清之听到话,猛然回头盯了方应物一眼,但没有机会说话便被锦衣卫官校推了出去。

  方应物猝不及防,愕然看了看袁指挥,又看了看父亲的背影。他感受得到,刚才父亲盯他的眼光中是饱含责问和不满的。

  难怪这袁指挥急急忙忙抢在东厂查问斗殴事件之前,于今天下午组织了审问,并叫自己旁听。

  原来就是打的这个目的!是要借用父亲的威势,给自己这当孝子的施加压力,而且自己与父亲远远相隔,没有机会解释啊!



[ 本帖最后由 slasher 于 2013-6-30 01:5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斯温 金币 -10 7.6日缺勤。 2013-7-7 15:41
  • 斯温 金币 -20 7.4-7.5缺勤两天 2013-7-6 00:01
  • 斯温 金币 -10 下次有事去会员更新请假贴请假~7.3缺勤 2013-7-4 10:49

TOP

0
  第一百二十二章 自作孽不可活(1430票加更)

  
方清之被押下去写悔过书,锦衣卫大堂中安静下来,主审刘大学士和陪审袁指挥都在默默喝茶。

  方应物站在角落里,盯着袁指挥,神态不满,但也不好有shime举动。

  这位老人家大约是当朝文武百官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了,很少有像他这样七十七八岁了还奋斗在第一线的,堪称是活化石级别的存在。

  不过正应了人老成精这句话,他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就叫ziji失去了大半的选择权”“小说章节更新最快。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他这也算帮ziji下决心?

  shijiān不知过去多久,有校尉匆匆走上大堂,手持稿纸,这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

  正老神在在的刘吉问道:“可曾写了?”

  那校尉呈出稿纸,众人却见上面写了《论语》之卫灵公篇。全篇没甚好说的,但却有一句子曰,仁人志士,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看得方应物直满头冒汗,这都shimeshihou了,父亲大人你还玩这种把戏,不怕让天子看到了,真叫你成仁么!

  袁指挥长长叹了一口气,闭口不言。但刘大学士却冷哼一声,拍案道:“让他继续写!”

  又不知过了多久,校尉再次上堂,手里又持有新的稿纸。呈开给众人看去,只见得上面默写了《孟子》之告子上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方应物心里越来越急,在这么下去。就是玩火了,就是刷声望刷爆了。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好不rongyi有这么一次机会,难道父亲真是豁出去不要命了么。虽然今上不习惯杀人,但将大臣发配到岭南云贵眼不见心不烦却是稀松平常的!

  亦或难道真打算在诏狱里刷一辈子名望么!要zhidào,不能变现的名望毫无用处,后世的海瑞名声超高也变现为应天巡抚了!其他如同海瑞的人还有很多,但又有谁zhidào?

  刘吉也感到骑虎难下,他本来的打算就是要借着救方清之的机会,挽救一下ziji的名声。

  但这方清之完全不配合,不但叫他徒呼奈何,而且与ziji这个主审产生强烈对比。反而更要让他尴尬了!

  在刘棉花心里,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方清之可以不承认ziji错了,可以不批评是陛下错了。他只要写一份谢恩疏,感谢陛下宽大处理,此事就能这么揭过去了。人一辈子,这种谢恩表章谁不写个十篇八篇的?

  但方清之怎么连这个折中办法都想不到?换成他儿子方应物在牢里,肯定早就想到这个法子了。

  刘大学士恨不能亲自提笔,替方清之写一篇悔过。然后皆大欢喜。但pángbiān有袁指挥看着,他实在不敢造假欺君。

  shijiānyidiǎnyidiǎn过去,刘吉下意识抬头看了看日头。难道今天就只能如此了?但应该怎样向天子回奏?莫非在奏疏里写“方清之想成仁取义”么?

  若是这么写了,只怕他顷刻之间就要被全天下士子口水喷死。以他的脸皮厚度也承受不住。

  刘大学士产生了深深的懊悔,ziji当初就不该动这个救人自清的念头,以后再做这种事。一定要看准了人才动手。

  方应物忽然站了出来,“阁老在上。今日不早了,晚生可否请父亲写一篇文字?”

  以刘大学士对方应物的了解。zhidào他必定有主意了,满怀希望的说:“你想写shime?”

  “烦请校尉传话,就说为人子者,最近读书读到《孟子》之公孙丑上,既然父亲默写经义养浩然正气,便请父亲为儿子书写此篇!”

  听到方应物还是请写孟子,期望值很高的刘大学士陡然跌入了谷底。

  他还以为方应物想出法子劝方清之妥协一下,结果居然还是请方清之写经义。现在写这些有shime用?四书五经,圣人教诲,在天牢是没用的!

  那校尉看了看方应物,又看向主审官,等待吩咐。刘吉无力的挥了挥手,“去吧,zuoyou都yijing写过两篇了,也不差这一篇。”

  刘大学士yijing考虑今天怎么收尾了,又决定还是再拖几日。审问又没说要审几天,拖一日算一日,说不定方清之忽然就开了窍。

  正想着时,校尉又手持稿纸上了堂,呈开后看了看开头,果然是《孟子》之《告子上》这篇。

  这方清之还真是冥顽不灵,刘大学士没兴趣再看下去了,四书五经他都滚瓜烂熟于心,用不着看方清之后面怎么写。

  刘吉满怀气恼的拍了案,正要宣布退堂,却见方应物看着稿纸道:“家父似有后悔之意了!”

  刘大学士和袁指挥都齐齐一愣,不mingbái方应物想说shime。

  方应物找到句子,指着说:“此篇中有: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这还不能说明家父有自思悔过么?”

  刘吉和袁指挥目光都随着方应物手指头,落到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上面。

  这句话出自《尚书》,在这里是被孟子引用。但这都不要紧,关键是方清之亲笔写下了这句话!

  ruguo一个牢中犯人写下了“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那倒是可以解读成该人犯有后悔之意罢

  刘大学士忍不住出声,赞道:“妙!”也不zhidào是赞叹方清之写的妙,还是方应物的主意妙,

  至少他心里是越来越欣赏方应物了。既会刷名声,又可以不留痕迹的变通,这种天赋殊为难得,他ziji身上都méiyou。

  不然他这堂堂大学士,也不至于落到计划靠着营救方家父子来挽回名誉的地步。

  赞完之后,刘吉又问道:“袁大人,你看如何?”虽然他是主审,但陪审的意见也要尊重,何况这陪审是锦衣卫指挥使,有事可以直接密疏奏君的。

  袁指挥看了片刻,却méiyou与刘吉说话,转头对方应物道:“宫中怀恩太监嘱咐过本官,请我保全忠良,为朝廷维存一分正气,本官自然不会阻碍令尊出狱。”

  刘吉讶然,不mingbái袁指挥郑重其事对方应物说这番话是何意思。

  但方应物却mingbái了两重含义:一是本指挥使这次放了你父亲一马,你总要有所回报;二是本指挥使也不是méiyou人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是本指挥使的老相识。他也算是救助你父亲的恩人,明天在东厂你看着办。

  方应物心知肚明的对袁指挥作揖道:“谢过老大人。”(未完待续。)

TOP

0
  第一百二十三章 真相是不重要的!

  有了“自作孽不可活”等字样,今天的审问总算是结束了。.刘棉花大学士可以理直气壮的向天子奏明:方清之自述“自作孽不可活”,似有悔意。这就足够了,成化天子毕竟不是狠辣人物,不会非要斩草除根。

  方应物轻轻松了口气,自己这个亲爹,可真不叫人省心,若没了自己帮忙穿插迂回,他会变成什么下场?

  随后方应物可顾不上考虑父亲下一步如何了,只要能出狱,怎么都好说。现在他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选择,明天去了东厂后,在袁指挥和万通面前怎么答话?

  万通是万贵妃的弟弟,但袁指挥也不是善茬。这袁指挥今天透露出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他和怀恩是一伙的。

  袁指挥的面子,方应物可以不管,有功也是前朝的,何况年纪都要入土了;但袁指挥受怀恩所支持的话,那就不能不考虑了。

  说良心话,别看成化朝有无数得志小人冒出来,万通这样的人就有十几号,太监汪芷、方士李孜省、太后周家之流更是猖狂到没边。

  得罪他们后或许不会好受,但真要论起最不能得罪的人,那还是深居内宫很少在宫外抛头露面的怀恩太监。

  得罪别家小人,若倒霉可能只是一时,过十年换了皇帝,革新气象后又成一条好汉。

  而得罪怀恩,可能不会倒霉,因为怀恩毕竟人品正直。但假如运气不好倒了霉,那可就是铁定倒一辈子霉了,谁也不能肯定自己一定就是运气好的。

  不提怀恩本身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最要命的是,怀恩可是被当今太子、未来的孝宗皇帝几乎当干爹看的......

  所以方应物心里的天平自然而然就倾斜了。

  如果说到京城以来,自己最不幸的是什么。那就是被万通这个暴发户纠缠上了。偏偏自己当时为了父亲,虽然心里不大瞧得起他,但也不得不虚以委蛇。

  明天去了东厂,只怕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东厂顾名思义,位于皇城之东的东安门。东厂是干什么的,上到八十老叟,下到十岁小儿,可以说人人皆知,所以也不必赘述。

  次日一大早。方应物出发,到了东厂衙门外。亏得这次东厂任务是是查问明白,而不是审问,否则东厂说不定早把方应物抓过去当嫌疑犯对待了。

  在门口对凶神恶煞的东厂番子报上姓名来历,自有人领了他向里面去。过了大门却看到一座奇怪的牌坊,上书四个大字“百世流芳”。

  方应物对此牌坊无语,过了二门又继续走,果然看到了大堂旁边传说中的岳飞庙,继续无语。

  方应物在檐下等待时,却见到了老对手,也就是那天斗殴时锦衣卫一方五人的校尉首领。后来听说姓杨。

  果然无论在任何场合,地位越低的人来的越早。两人知道周边肯定有人监视,所以都不发一言,默默无语。

  不知过了多久。万通和袁彬前后脚来到东厂,进了大堂分左右坐定。又不知过了多久,东厂提督尚铭也出现了,在当中主座上坐定。

  这时候方应物和杨校尉才进了大堂。杨校尉跪下磕头见礼,方应物只是作揖而已。

  这尚铭矮矮敦敦。保养很好。如果穿一身缎子袍出去,必然被人当成没有胡须的富家翁看待,谁也不会想到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这等大人物。

  尚铭笑道:“皇爷叫我将前阵子锦衣卫衙署外,锦衣卫官校殴打孝子的事情查访明白。这点小事也能惊动到皇爷了,我真想不明白。”

  万通抢过话头道:“本来就是小事一桩,杨校尉是本官亲信不假。却偏偏有人捏造说本官残害忠良,我看都是无事生非,瞧本官不顺眼!”

  真是从市井蹿起的暴发户!其他几人不约而同的想道。他这些话,什么亲信、不顺眼的,哪能如此不含蓄、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尚铭面上故作为难道:“不过我倒是为难的很,锦衣卫的事情也不是我方便管的。所以今天便将两位大人,以及当事人都叫了过来,当面说个清楚明白,然后我也好回奏皇爷去。”

  看众人都沉默不语,尚铭催促道:“谁先说说?”还是没有人答话,尚铭便点名道:“杨校尉,你来说。”

  那杨校尉上前一步,很坚定的说:“当时胡同狭窄,我们人数又密集,故而擦身而过时因为碰撞而起了口角,所以与方家仆役斗殴一场。”

  “呵呵,原来是口角纠纷么。”尚铭点点头,又问方应物道:“方秀才,你说实情是不是如此样子?”

  按照万通事先的委托,方应物此时应该上前说一句“确实如此,因为口角而与对方起了纠纷,然后对方与我家仆役动起手来”。

  然后事情到此水落石出,圆满结束。

  在袁指挥和万通两道目光注视下,方应物很谨慎的措辞道:“学生当时只是走到胡同里,便有人迎面而来,围殴学生。”

  袁指挥和万通脸色各不相同,尚铭倒是完全中立,又追问道:“情况就是这样?”

  “确实如此。”

  尚铭又看了眼因为方应物这个意外,而略显惊慌的杨校尉,“你和方秀才说法不尽相同,这又是何缘故?”

  杨校尉只是个武夫,不善言辞,一时间讷讷不能语。

  尚铭看他这样,头痛的揉了揉额头,“方秀才去锦衣卫衙署,为的是牢前尽孝,再说人数少于对方,又是读书人,按理说不会主动去与锦衣卫官校挑衅斗殴,所以......”

  他说到这里,故意拖长了声调,后来干脆就停顿了,眼睛只去看万通万指挥,想看万通如何出面解释。

  方才万通自己嘴上没把门的,说过杨校尉是他的亲信,现在给他个机会。令尚公公奇怪的是,万通一言不发,好像是被方应物打击到了,这个骄狂的人大概还不能相信方应物对他的背弃罢。

  袁指挥却发了话,对尚铭道:“尚太监所言极是,道理就是如此,只是不明白杨校尉为何要主动与方秀才一方斗殴。”

  尚公公笑道,“查清真相奏明皇爷便可以了,内里是非对错不重要,查出来也没甚意思。”

  袁指挥也不说话了。他看得出来,万通和方秀才之前演的那场戏,恐怕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勾引别人弹劾他残害忠良,然后让方应物这事主出面否认,那么弹劾他的人就难免背上陷害国戚的名头。

  还算自己机智,通过方清之把方应物这事主拉拢了过来,那就真坐实了万通手下亲信去围攻忠良的名头,也算是万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罢。

  能让尚公公问出真相就不错了,想让他进一步往下挖,那除非天子亲自下诏,否则尚公公怎么会主动招惹麻烦。

  如此尚铭便一锤定音道:“所以这次斗殴,就是杨校尉等人在衙署外胡同里,蓄意围殴方秀才主仆二人,怎奈对方义仆忠勇救主,所以反遭败阵——我便如此向天子进奏了。”

  旁边有书吏记录,尚铭说过的话,他笔走龙蛇写了下来。尚公公看了看,点头道:“拿去盖了东厂关防,密封送大内!”

  尚公公可不是急性子,但他知道夜长梦多事不宜迟,这件事早点完结最好。

  既然万通都不说话了,那就这么定下,反正万通最多也就挨一顿训斥。有他那贵妃姐姐在,就他这市井半瓶子醋水平未必能上升,但倒台也不容易。

  书吏飞快的拿着文书出去了,不多时,便回来禀报道:“已经密封并加急送往宫中。”

  尚铭感到松快的说:“诸位,今日事毕,就此散了罢?”

  袁指挥起身要走,方应物也转身要走,但是万指挥坐在椅子上,忽然前仰后合,爆发出大笑。

  “哈哈哈哈”的大笑声回荡在东厂大堂中,若是别人如此喧哗,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尚铭和袁指挥惊疑不定,这万通怎么忽然如此,莫非像失心疯了?为这点小事值当么?

  趁着他停住笑声,尚铭忍不住问道:“方指挥为何发笑?”

  万通指指点点的说:“笑你们不识天时尔!”

  尚铭暗骂一句“丑人多怪”,又问道:“万指挥这又是何意?”

  万通对着西边拱了拱手,“本官已经向陛下奏报过此事,说此事就是我与方秀才之间的事,共同演了一场戏,只不过出了意外,所以引起了风波。

  但为了息事宁人,所以我又与方秀才对好口径,意图消弭事端,不会再惹起多余的麻烦。而陛下说,很好,知道了。”

  尚铭和袁指挥对成化天子都算熟悉,听到这里,两人脸色齐齐微变。天子是个怕麻烦的主,崇尚一团和气,他的准则就是谁挑事就收拾谁......

  万通又是哈哈大笑,“本官对天子说了这是我和方秀才之间的事情,我想要息事宁人。而你们这些外人不依不饶,咄咄逼人,连方秀才都拉拢过去共同对付我,让我难以招架,这个样子是不是很可怜?

  本来很简单就能平息的事情,你们一定要搞大,你们赢了这场官司又如何?你失去的是帝心!

  陛下才不关心过程如何、谁先动手,真相并不重要!陛下心里只有是非好恶,本官为是,你们为非!”

TOP

0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发户的叫嚣

  袁彬和尚铭且不说,方应物已经惊呆了,自从穿越以来,他第一次真正的自内心的惊呆了。

  他总算见识到了,一个小人是如何利用谗言,轻而易举翻云覆雨的。

  上辈子搞研究时,方应物在史书上经常能看到类似描述——一个人向天子说几句谗言,就能让天子对另一个人产不满,然后会引某些后果。

  这些例子给他的感觉很不可思议,进谗言似乎轻轻松松,结果是经常有人遭殃。

  问题是,那些能史书留名的政治人物有这么愚蠢么?而且政治是个很复杂的事务,就能如此轻易的被谗言左右结局?

  无论方应物怎么想,就是无法产直观的认识,可今天算是见到了一出活的模板。从这个角度讲,不虚此行了......

  从万通的这次举动,方应物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至少隐隐约约明白了如何与成化皇帝打交道。

  皇帝称孤道寡,自然也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人,与天子打交道没有经验可以遵循。但今天,方应物感到万通万指挥这好像是给他上了一课,展露了另一种规则的冰山一角。

  天子心中的规则,不能用凡人的套路来揣摩。理论上拥有无限权力的天子,天下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在他心中的确是没有真相,只有是非和好恶。

  锦衣卫袁指挥是先皇老人,功高资历高,但却不是天子眼里的自己人。虽然天子没有主动费力气去换他,但如果有万通这样的爱妃亲族去谋取那个位置,即便手段下三滥点,但天子想必也是乐见其成的。

  就算万通未能得逞。的意外反而引起了被别人弹劾的风波,但只要在天子面前表示能够息事宁人,那就可以得到天子的谅解和宽容,这是人之常情。

  那么今天的事情,在天子眼里,就变成有万通诚意主动息事宁人,并已经拿出办法,却在东厂被一群人合伙欺负了,最后弄出一个“万通亲信主动围攻忠臣孝子方秀才”这种真相。

  这种真相可能是真相。但对天子有何用处?引更多的人去攻击万通么?天子需要这种麻烦的真相么?而且还会联想起,袁指挥和文官一样,很积极的找万通错处,莫非是结伙了?

  所以说,天子心中没有真相。只有他所需要的是非。掐准了脉络,进个谗言就是如此简单。

  方应物越想越有所得,这些心得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任何书本上也不会提到的。

  他突然也明白了,难怪万通自从那晚见过自己后,对自己一直放任自流,似乎毫不担心自己做出什么选择。他确实是引蛇出洞。但却是另一种形式的引蛇出洞。

  方应物本以为自己能左右结果,他倾向那边,就会让那边获胜。结果现在才现,他原来根本无足轻重。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万通都会赢!

  回想起来,万通前几天主动送给自己女人,那其实就是试探。

  如果自己收了。他自然就放心,按照原计划将斗殴事件定性为“临时起意口角纷争”。弹劾万通的残害忠良的人,自然就变成了无理取闹——这是第一种引蛇出洞。

  如果自己不收女人,万通就会启动备用方案,今天展现出的这些就是了。最后在天子心中变成了几方合伙,一起欺压万通——这是第二种引蛇出洞。

  大堂中众人都想明白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事情变化有点乎预料。本来他们是要打击一下万通,谁想到将在天子心目中变成麻烦制造者。

  万通得意的站了起来,眼看自己算计成功,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爆出来了。

  他高声对着众人叫道:“我在你们眼中就是个暴户,从市井混出来的暴户,不学无术的暴户,言行可笑的暴户,靠着姐姐的暴户,而且不知道哪天姐姐就会失宠的暴户!我知道你们心里都瞧不起我,但我今天就让你们瞧一瞧我!”

  众人无语,都以为万通粗劣低级,自作聪明,说话行事带有挥之不去的市井之辈习气,十足十的暴户。所以没什么水准,不值得太过高看。

  但谁能想到,此人似乎笨拙可笑,狗屁算计充满了市井无赖的想象,仿佛一眼就能看穿,但却不经意间把他们齐齐摆了一道。

  却见万通指着袁指挥道:“袁指挥,袁大人,你是锦衣卫世家出身。如今功高盖世,天子也不能轻易动你。放在古代就要上什么凌烟阁、云台之类的罢?”

  袁彬冷哼一声,这万通无知就是无知,扯得没边了。凌烟阁、云台这些是开国功臣待遇,他再有功勋也不是那一类的。八成是万通从评书里听来的名字,现学现卖了罢。

  万通继续叫嚣道:“袁指挥你老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还是七十八?满朝文武有谁像你这般岁数?你凭什么霸占着位置不走?我知道,你不想让我坐上这个位置!你觉得我不配当锦衣卫指挥使,我迟早要让你看看配不配!”

  袁彬气的胡须颤抖,但没法像万通这样可以不要脸皮的当众叫骂。

  万通又指着方应物道:“方应物!我对待你如何?我可曾亏待过你半分?但最后你又如何对待我?我也知道原因,你父亲是庶吉士,你小小年纪就是员,将来不可限量。

  你们家满门清贵,你这心里只怕也是瞧不起我,不屑与我为伍!连我好心送你女人,你都不屑于收下!”

  尚铭本以为自己可以躲过一劫,自己今天好歹也是比较中立的,结果又看到万通将手指头指向了自己。

  “尚公公你别假装公正了!你宫里太监也未必瞧得起我年老色衰的我姐姐,其实你内心里,还是想看我倒霉罢!再说宫中还有太子,鬼知道你们心里向着谁!”

  尚铭心里大怒,这万通数落众人,第三个才轮到自己,难道在他心中,自己比袁指挥和方秀才差么!孰不可忍也得忍!

  方应物看在眼里,暗叹几声,这万通看来在京城真是被憋屈坏了。从一介无赖一跃而成国戚,上流社会根本不认可他,今天难得逮住一个机会泄不满。

  不过自己算是站错了队么?应该不算吧......

  方应物现自己很淡定,他如果和袁指挥一起倒了霉,那也算出交情了,关键是袁指挥和怀恩是故旧,说不定能通过这条线搭上怀恩。

  还有,不知道天子会做出什么反应?

  ps:

  1530加更,不是不想多写,思路堵在这里了,需要点时间梳理一下。≮

TOP

0
  第一百二十五章 求种(求月票!)

  被万通暴风骤雨般数落的三个人里,最无辜的人是公事公办的尚铭,最气恼的人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袁指挥,最哭笑不得的就是方应物了。

  在方应物眼里,万通万大人姐姐是最受宠的皇贵妃,其本人又是从三品锦衣卫指挥同知,目前无论如何也比方家混得好。

  但万通却指着自己的鼻子,大骂自己是“满门清贵”所以“瞧不起他”,这清是够清的,贵字从何说起?

  他方家不过是今年才出了个进士和秀才,刚刚摆脱贫下中农身份,曾几何时也能被人眼红为“满门清贵”了?

  一方面,与自己父亲身为庶吉士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自己想方设法的拼命鼓吹宣传父亲和自己忠孝传家,因而收到了效果?

  不过方应物也算是切身感受到了,一个翰林院庶吉士在朝廷文武心目中是什么地位。士林华选不是吹的,连万通都有几分隐隐自卑。

  却说万通对着三人肆意发泄一通,转身走了。袁指挥和尚公公瞪着他的背影,无言以对。

  万通叫嚣半天,两个大人物都不发话,低调半天的方应物更不会出头。他很清醒,这是别人之间的战争,他越活跃越当炮灰,低调本分些才是保身之道。

  既然如此,也不能白白替袁彬当炮灰,方应物便转头对袁大人苦笑几声,“袁大人,今日在下听从了你的劝告,澄明了事态真相,但好像却招惹了万指挥,倒叫在下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我照你的吩咐去做了,却惹上了不该惹的,所以你老人家欠我的人情了。这个世界上,金钱容易还,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情最难还。

  袁彬冷哼一声,“没看出你有什么不好的,那万通现在正自鸣得意,舒畅的很。只怕回头便把你忘了,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你这样子,已经是你最好的结果了。”

  方应物细细一想,说的是有几分道理。

  不错,如果因为自己中途变卦的原因,让万通倒了霉,他心里大概会很不爽,肯定要深深记恨自己。下面就不知道会遭遇什么了,这对自己而言不是好事。

  但现在,万通把他们几个都耍了,算是出了一口恶气,连带自己反应都在算计之内。

  在算计成功后心里快意之下,人就会大度的多。所以那万通只怕对自己也就没有多大的怨恨了,只将自己当个不明形势的可怜虫。

  方应物想来想去,现在这个样子,好像也不坏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句古话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

  既不得罪这边,又尽可能不被那边深深记恨,确实如同袁彬所言,已经是所能求到的最好结果了。

  方应物心里暗暗叹道,这袁指挥不愧是人老成精,年纪大了却不糊涂,几句话就把自己求人情的企图堵了回来,好像成了他不欠自己人情,自己反而欠他似的。

  此人被万通摆了一道,看来也是太过于轻视万通的原因,否则绝不至于此。

  方应物和袁指挥打机锋时,尚铭尚公公没有说话,一直目送万通出去。最后收回目光,长叹口气对袁指挥说:“今晚在宅中设下便宴,还请袁大人赏光。”

  袁彬略一思索,点头道:“厂公有邀,敢不从命。”

  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一个是东厂提督,两大传统势力巨头面对新贵万通的挑战,要聚会共商对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方应物自忖与他们相比,不过还是个小蚂蚁,只怕连同仇敌忾的资格都没有。今天能适逢其会,也是被几只大手拨动的原因,而不是自己本身有什么优势。

  所以他主动拱拱手行礼道:“在下告辞了。”但尚铭却抬手道:“慢!方秀才一起去。”

  方应物很是吃惊,这尚铭居然也邀请他?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司礼监加内阁这种体系成形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地位约对等于首辅,司礼监秉笔太监地位约对等于其他阁臣大学士。

  尚铭身份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地位上是与刘棉花这样大学士相当的。

  他方应物对尚铭而言,实在没有什么用处,连混的圈子都不是一个圈子,请自己过去除了浪费粮食还能干嘛?再说这尚铭敛财的名声很响亮,还是敬而远之罢。

  尚铭见方应物不答话,嘿然一笑道:“怎么?方秀才瞧不起那万通,也瞧不起咱家?又不是让你上刀山、下火海。”

  尚公公都把话说到这份上,方应物还能拒绝么?也只能答应道:“在下敢不从命。”他心里猜测道,莫非还是因为父亲的庶吉士面子?

  国朝那些当红的大太监,都在宫外购置有宅院。更夸张的是,有的甚至娶妻养子。尚铭的宅子就在东安门外不远的地方,与东厂衙署确实来去方便。

  气派!豪华!这就是方应物对这里的最大印象,不愧是以搜刮富翁著称的东厂提督尚公公!

  在一处面积不大却很高敞的厅堂中,十分奢华的堆满了冰盆,方应物一进去就感到凉气扑面,真是盛夏季节最难得的享受。

  摆了三处席位,尚铭作为主人居中,袁指挥次席,方应物位置就落到了最下首。

  尚铭挥了挥手,招呼仆役上酒上菜。不过酒菜还没到时,却先进来了几个女人,莺莺燕燕花枝招展的拥了进来。

  这些女人穿的都极少,轻薄透亮,几乎能看透里面的亵衣,近乎半裸。这叫热血少年方应物眼花缭乱,当然厅中三人也只有方应物能热血沸腾了。

  正好一席两个,香风环绕,左右喂酒,左拥右抱也是可以的。尚铭哈哈一笑,“在府中养了些庸俗脂粉,见笑见笑。”

  真是**到需要批判的生活啊,方应物不禁感慨万分,尚公公这太监当着外人不忌讳女人吗?

  席间谈话闲聊,方应物很惊讶的发现,相比较之下,他居然与尚铭更能谈得来,与袁指挥反而话不多。惊讶过后,他想起了内书房的故事。

  大内有个内书房,用翰林作教习,专供小太监读书。从内书房出来的优秀太监才在宫中出人头地,宫中那些有名的大太监才学几乎不比外朝文臣差,不然凭什么和读书读成精的文官斗法?

  特别是司礼监,一般必须要内书房出身的,就像内阁必须要翰林出身一样。尚铭挂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莫非他也是在内书房读过书的精英太监?

  方应物隐隐有所悟,若是如此,尚铭能与自己这样文人谈书论典,倒也不奇怪了。袁指挥是锦衣卫武官世家,文才上真不如尚铭这种大太监,与自己共同语言反而更少。

  酒过三巡,袁指挥起身致歉,去外面更衣了,厅中便留下了尚铭与方应物单独说话。

  此时尚铭忽然指着方应物身边的女子,问道:“芙蓉如面柳如眉,方秀才以为美人如何?如果觉得还可,让你尝尝也无妨。”

  这是什么意思?方应物莫名其妙,难道也要学万通那样,用美色拉拢自己?这招也太庸俗老套了

  “厂公说笑了,美人虽好,在下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尚铭放下手中象牙筷子,叹道:“我年过四旬,膝下无子,但此身已残,只能另想别法了。想来想去,过继一个现成的,哪有自己养一个更贴心?”

  方应物疑惑道:“厂公之意莫非是想收养幼儿么?”

  尚铭意味深长的笑道:“我府中姬妾数十,为何就不能生出一个?”

  方应物首先为姬妾数十这个数字震撼了一下,想起“暴殄天物”这个词其后方应物还想问一句:姬妾数十有何用处,你厂公怎么去生?

  尚铭仿佛知道方应物心中所想,“方秀才是不是感到很奇怪?其实很简单,借种生子就可以!”

  借种!?方应物目瞪口呆,这尚公公理念倒是很先进。找外面男人在自家女人肚子里种下种子,然后等着生出来就算自己儿女?

  尚铭霸气十足道:“我府中如此多美人,环肥燕瘦应有尽有。无论请谁来布种,不怕找不到合心的美人!但是我想找个合意的不容易。”

  方应物心里泛起一抹阴影,尚公公今天请自己这卑微的小蚂蚁过来,莫非就是想要将自己当成配种的种马?

  不是他自恋,他确实有这个本钱在外人眼里,他好歹也是不可多得的才貌双全少年神童一枚,具有很优秀的基因。

  但他能答应这种侮辱人格的事情么!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骄傲和骨气,岂能当上门配种的种马,这是坚决不能从的!

  方应物心里的抗争十分激烈时,果然听到尚铭狐狸露出了尾巴,“今日请方秀才你前来,便是为得此事。念在我即将老去,却仍后续无人,实在有愧祖宗的份上,不要拒绝。”

  方应物当即正色道:“厂公也是读书之人,应当知道士子有士气。在下虽不才,但也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尚铭哈哈几声,“方秀才你误会了!我不是请你,是要借用你那个仆从!”

  “仆从?哪个仆从?”方应物再次愣住问道。

  “就是勇武有力、以一敌五的那位壮士。”尚铭笑眯眯道:“我就看上了他。当然方秀才你若有意,我也给你机会,我不嫌多、”

  旁边陪酒女子捂嘴“咯咯”的笑起来,对方应物连抛了几个媚眼。

  方应物脸色微微发红,有点窘迫。敢情尚铭相中的是方应石,而不是他,自己真是自作多情了!

  可这尚公公,到底是怎么想的?方应物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不服气,自己除了力气身高,哪点不如方应石了?

TOP

0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能禽兽不如啊

  方应物满心疑惑,忍不住问出口道:“此人其实并非仆役之流,乃是同族兄弟,追随在下左右效劳而已。想来天下良材万千,厂公何以对他青眼?”

  尚铭坦然道:“我这养子,受制于身份,将来要学文习举业那是不可能的,惟一的路子便是武臣。我自会向陛下求一个武官职位的恩典,如锦衣卫百户。

  不过既然要做武官,那身高体壮、武力出众是最好的,文才用处实在不大。再不济,也可以做一个御前举伞盖的力士。

  刚才在东厂看到你那仆从,年少力强,高人一头,虎背熊腰,相貌端正,又是能以一敌五的壮士,同时望之也并非蠢笨之辈。

  所以甚合我意,想要借用几天,你意下如何?当然天意渺渺,还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原来如此,方应物恍然,这尚公公确实思路超前,虽然他不懂什么叫基因和遗传,但也知道根据条件去找上好的武官胚子人选。

  他便答道:“此人名为仆从,其实并非家奴。既然厂公有召,待在下与他说过,看他本人愿否。”

  “我也不是六亲不认的人,他可不会吃亏,想来也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话说到这里时,袁指挥出现在厅门口,尚铭便闭口不言了。

  方应物当然很懂事的不再提起借种话题,不过他已经知道了尚铭叫自己前来的意图,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

  而且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不能不识趣,不能一直当电灯泡,必须要为尚铭和袁指挥秘商而腾出空间和时间。他们两个大头目商议事情,是不可能当着自己面的。

  不过念及此。方应物突然有所明白,莫非袁指挥方才借故出去半晌,也是故意主动避开,让尚公公和他有机会单独谈话?

  人际交往中,真是一举一动皆有学问呐,方应物一边感慨着,一边起身向尚铭告辞。果然,尚铭并没有极力挽留,任由他离去。

  方应物走到门口时。耳朵里飘进一句话,听到袁彬对尚铭问道:“厂公近日可曾见过覃昌太监?”再往下面,方应物已经迈出了门槛,便都没听到了。

  不过就仅仅听到覃昌这个名字,方应物也能推测出很多内情了。这也是个重要角色。

  覃昌同样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而且是实际上的司礼监二号人物,尚铭这个二号是名不副实的,大多时间在宫外东厂厮混。

  天子不见大臣,若有旨意诏书,多由怀恩与覃昌两人向外传达,怀恩担任掌印太监。有时不便轻动,所以更多时候是覃昌担负起天子与大臣之间的联络重任。

  如果用二十一世纪的名词来比喻,覃昌就相当于天子身边的大秘。

  袁彬向尚铭问起覃昌,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尚铭与覃昌是同伙。至少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而袁彬本身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同为英宗老人,关系很好,估计这也是尚铭邀请袁彬会商的原因,看中了袁彬背后的怀恩。

  方应物猜得出。尚公公和袁指挥在今天这件事上,就是要抱团取暖了。你请怀恩出面。我请覃昌出面,大家共度难关。

  怀恩与覃昌都是可以随便面君的大太监,若他们两人都能在陛下面前开脱几句,起码可以抵消部分万通或者万贵妃的谗言罢。

  宫中势力错综复杂,一点也不比朝堂简单。遇到事情就好似春秋战国时的合纵连横一般,有时候令人眼花缭乱的很难看清楚。

  方应物虽然猜出来了,但毫无用处,这游戏他没有参与的资格。其实他很跃跃欲试,可最终也只能暗自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原本以为,到了京城凭借自己本事辅佐父亲必将如鱼得水,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最大收获除了能把父亲救出天牢,也就是长了不少见识,除此之外能干的就是刷点声望,实事很难插手。

  自己若想获得入场资格,还是要先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去读书,然后一步一步考出来,考不出来就想办法走别的道路,比如监生。

  方应物走到尚铭宅院大门的时候,方应石连忙从门房里出来,追上方应物的脚步。

  看到他,方应物想起尚铭的托付,便笑道:“你前些日子,还在念叨没有女人投奔你。今天却有个机会,不知你想听不想听?”

  方应石年岁比方应物大个几岁,但家里穷困,二十郎当光棍一条,不然也不会下了决心跟着方应物出来闯荡世界。

  这岁数要说对女人没感觉,那是不可能的,方应石饶有兴趣的问道:“秋哥儿你有什么要说的?”

  方应物想起来就觉得好笑,他指了指身后尚铭的大宅院,“那里面有数十美人,等着你去开采,你意下如何?”

  方应石慌里慌张回头看了一眼,“秋哥儿你想要我去死吗?我方才打听的明白,那可是尚公公的宅第!”

  “若是尚公公亲自邀请你去,又该如何?”

  方应石哪里会相信,“秋哥儿向来说话谨慎,今日怎的如此信口开河?切莫胡乱对我说笑了。”

  “我可不是胡说,尚公公膝下无子,但又想要养个儿子。收罗了几十个美人在府中,但也要找男人,却看上你了。”

  方应石目瞪口呆,只觉得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太监找养子的有很多,应该说但凡混到有头有脸的太监都会收养儿子,但像尚公公这样精耕细作的却是少有。

  方应物看这方应石为此消息久久无言,“不知你意下如何?”

  方应石没像方应物读过这么多书,也没什么正经身份,道德约束小,何况他的性子也不是胆小性格。猛然间听到有几十个美人恭候自己,心里便有点蠢蠢欲动。颇有“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的感觉。

  但理智上,又觉得这事太羞耻,太难为情,若被人指指点点也不好受。

  最后方应石回过神来,很不好意思的说:“我不知道,秋哥儿你是个有主意的人,替我做这抉择好了。”

  方应物撇撇嘴,“厂公发话点了你,这种事估计也是强扭的瓜不甜。愿意不愿意都是你自己的事。我不说话,你自己想好就行。”

  却见方应石咬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拍着胸脯道:“我跟随秋哥儿这么久,耳濡目染也是知廉耻的人!那等禽兽之事。还是不做为好!”

  “也好!不愧是我身边的人!”方应物当然是无可无不可,“不过连禽兽之事都不做,那岂不是禽兽不如?”

  方应石愕然,一路继续纠结于要行为禽兽还是禽兽不如,不知不觉回到了浙江会馆。

  在前堂遇到了黄掌柜,方应物习惯性的打声招呼就要过去。但黄掌柜却喊住方应物,“忠义书坊姚先生那边。有人来找你!”

  方应物看了看周围,没见有其他人在堂上等候,询问道:“莫非等不及,所以已经走了?”

  黄掌柜答道:“不在这里。在旁边小厅里候着。”

  方应物带着几分纳闷,随着黄掌柜去了侧间小厅里,却看到里面坐着一位二十来岁的标致小娘子,便恍然大悟了。若是妇道人家。确实不适合坐在那人来人往的大堂上等人。

  黄掌柜为方应物介绍道:“此乃姚先生屋里的张氏娘子。”又对那张氏道:“这就是方公子了。”

  姚先生屋里的?方应物了然,大概就是姚谦在本地找的女人罢。但没什么名分,所以也只好如此含糊称呼。

  黄掌柜介绍完后,主动退了出去,独留方应物和张氏在这里说话。

  张氏娘子起身对方应物福了一福,话还未说,泪珠子先不停地掉了出来,又抹了抹眼泪,才道:“我家老爷遭了难,恳请方公子相救!”

  方应物大惊,“前两天见过还好好的,怎么就遭了难?”

  张氏泣道:“今日突然有东厂的番子,闯进书坊,说是忠义书坊犯禁书之例,捉走了我家老爷!”

  听到“禁书”二字,方应物脑子中自动冒出了金瓶梅等名词。不过成化年间这本奇书肯定还没出来,但出现情色小说苗头也是有可能的。

  瞧不出这姚先生还挺道貌岸然啊,开业那天还对自己严词说绝不印诲婬之书......回头要找他借几本瞧瞧,没准还是后世散佚失传的佳作。

  不是方应物恶意揣测,不然姚先生还敢印什么禁书?诋毁靖难的?诽谤圣贤的?侮辱帝王的?

  谅那姚先生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印这一类的禁书,所以也只能往情色书籍上想了。这种书,就是个擦边球,只看官府管不管了。

  想至此,方应物对张氏宽慰道:“你不必忧心,东厂番子捉富商,只为钱财,并不会伤人性命,慢慢化解了就是。”

  方应物说这话也是有把握的,东厂厂督尚铭和西厂汪太监的作风完全相反。

  汪太监年少气盛,专在朝堂上搅风搅雨,惹得大臣都很烦他。而尚公公掌管东厂,却很少去招惹朝臣,专心致志在民间活动。

  最常见的业务就是刺探民间富人的各种过错,然后趁机捉拿富人,但不伤人性命,只为钱财。而这次,就是姚谦姚先生中奖了。

  但只要钱财到了,东厂就必定毫发无伤的放人,这方面尚公公倒也是信誉卓著的......

  张氏继续哭道:“这次只能指望方公子了,听家人说,方公子是连阁老那里都能说上话的。”

  方应物苦笑,难怪要来找自己这外地秀才帮忙,可阁老与直属天子的东厂是两回事啊,阁老的面子未必在东厂好用。

  不过可以理解,姚谦到京城大概时间也不长,开张没多久,估计目前就是与京县县衙、兵马司之类底层管理机构混了个脸熟。

  再往上的关系还没有建起来,他的家人病急乱投医找到自己,也是情有可原。

  方应物转过头,对在身边侍候的方应石说:“石头兄,你面子大,说不定要求你献身了,不能禽兽不如啊。”

TOP

0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义薄云天

  国朝初年以南京为都城,太宗文皇帝靖难之后营建北京城,不过朝中时有南返之意。然后到了宣宗章皇帝时,才正式定下以北京为都城,不再南返。

  宣宗朝至今也不过五十多年时间,人口容易迁移,东西也好挪动,但文化却没这么方便就能搬家的。

  以印书业为例,主要还是集中在文风鼎盛的南方地区,特别是南京、苏州、建阳这些地方,而京师仍旧差了点。

  在方应物眼里,姚谦姚先生带着大批雕版和一些熟练工匠北上,准备在京师大展拳脚,也算是有眼光和开拓性的行为。

  如今山中无老虎,如果一切顺利,技术实力雄厚的忠义书坊能成为京师和北方地区印书业的龙头也说不定。

  这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舆论渠道,以方应物的见识,当然不会觉察不到其中的好处,这也是他积极主动与姚谦合作的最重要原因。

  有这么一个顺风车,能搭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他也即将取得想要的双赢成果了。

  等到八股文选集刊行后,赚钱多少是小事,但若让自己的明日歌和序文随之流传,把自己士林名望提升至少一个档次不成问题。

  所以说,无论从同乡感情还是个人利益上,姚谦是必须要搭救的,自己不可能坐视不理,否则之前的动作全都要功亏一篑。

  方应物沉思片刻,又问张氏道:“他们可曾索要钱财?”

  张氏还在哭哭啼啼,“那些人狮子大开口,留了话要五百两。我家老爷前阵子新开张书坊,银子都投了进去。这才几天功夫,没赚得几两回来。哪有如此多银子可供挪用。”

  如此看来破财消灾这条路走不通,方应物只得将眼光重新落在方应石身上:“石头兄,还是要靠你出马了。”

  方应石浑身一紧,便又听到方应物道:“我给东厂尚公公写一封信,明日你便送信去。若他对你真有兴趣,应当会给这一分面子。”

  方应石苦着脸道:“秋哥儿你想要送羊入虎口么。”

  方应物鼓励道:“姚先生遭此大难,做朋友的要舍身相救!此乃人之正道也!”

  方应石用力拍胸脯,悲壮地说:“秋哥儿与朋友讲义气,我自然不能拖后腿。定当卖身相救,放心好了!这叫什么?义薄云天!”

  方应物笑道:“我看你还是跃跃欲试罢,毕竟几十个美人扫榻以待,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了。”

  “秋哥儿你说过,生活中的事情。不能反抗就闭上眼睛享受。”

  方应物连夜写了书信,将此事说明,恳请尚公公对姚先生高抬贵手。到了次日,一大早方应物便督促方应石前去送信。

  放掉一个被绑架富商,对尚公公而言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多半也是下面人先斩后奏。看在送种马上门的份上,尚公公应该不至于驳回面子罢......

  考虑得更深一点。京城局面如此复杂,和地方完全不同。嫉恶如仇、一味清高是没用的,能暗中与尚铭结个善缘,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他本人也出了会馆。向西北方向的忠义书坊而去。姚谦出了事,自己作为朋友,总该去露一露面。

  下了轿子,将轿夫打发走。方应物抬眼看去,忠义书坊那五开间的宽阔门面还是那个门面。只是门可罗雀。偶有行人路过,最多也就是看两眼便匆匆走人。

  门槛内正当中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坐着位凶神恶煞的男子。此人紧身打扮,箭袖长衣,腰间一块柳木腰牌故意悬空,很明显的晃来晃去。

  识货的京城人都能判断出,这样的人不是锦衣卫官校就是东厂番子,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这样一尊人物,神情不善的堵在门口,谁还敢轻易进来给自己找麻烦?

  书坊于掌柜无可奈何,点头哈腰的对这番子赔着笑说话:“这位杨头领,烦请挪动几步,到后面清凉地方喝茶如何?”

  “我看这里就很凉快!”这被称作杨头领的番子是一名东厂小头目,正式职位名称叫役长。

  于掌柜心里咒骂几句,虽然老爷被捉了去,但生意总要先维持着,这杨大爷堵在门口,谁还会进来看书?但也只能继续赔笑道:“日头眼看起来了,这里很快便要晒着,凉快不了。”

  杨头领眼皮也不抬,“不知张小娘子去了哪里?若她肯出来陪着说几句话儿,移步到别处也无妨。”

  此时方应物站在门外,刚好听到这里,便明白了一件事。难怪书坊里这么多人,定要派张氏这妇道人家给自己报信,敢情是为了躲避这个番子纠缠调戏。

  眼看这杨头目越说越不像话,方应物高叫了一声:“于掌柜!”前些日子为了出书的事情,没少与于掌柜打交道,彼此都算是熟识了。

  于掌柜连忙迎上来见礼,方应物表态道:“姚先生有难,在下作为同乡好友自然义不容辞,必将竭尽所能救他出来!”

  那边杨头目听到方应物胡吹大气,冷笑道:“你这少年当真不知道厉害,我们东厂的事情你也敢管么!”

  明明是挺可怕的人,但方应物却始终提不起畏惧心,毕竟昨日刚与东厂厂公谈笑风生过,今天见到这等“底层”番子,就实在不觉得如何了。

  方应物迈步进了门槛,对着堵住门口的杨头领说:“好狗不挡道。”

  啪!杨头领愤怒的拍着扶手,霍然站了起来,斥骂道:“不知死活的东西!我看你就是姚谦刊刻禁书的同伙,与我去东厂走一遭罢!”

  方应物不动声色道:“在下昨日刚从东厂出来,又去厂公宅中喝了几杯酒。你不妨去问问厂公,今日还请我去东厂么?没准过一会儿,上面就要你放姚先生了。”

  杨头领听到厂公二字,像是被浇了一桶凉水,面上惊疑不定,这人应该不会说这种很容易被拆穿、还容易惹来大祸的谎言罢?若真如此,一个能去厂公宅邸中喝酒的人,怎么可能是他能得罪起的。

  正当这时,又有个人气喘吁吁的跑到杨头领前:“厂,厂公传下话来,让咱们放了这姓姚的!”

  杨头领大骇,这少年当真所言不虚?也顾不上说话,匆匆随着手下人走了。

  目送东厂番子消失在街角,于掌柜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方应物道:“我姚家遭此大难,周边他人畏惧东厂,逡巡不前。本以为此次难有幸理,却不料方公子义薄云天,救人于水火中,请受我一拜!”

  啊,难道忠臣孝子之外,还能刷个义士名头么?方应物没想到于掌柜居然如此大礼,手忙脚乱的扶他起来,口中道:“为人友者,岂可不诚乎。”

  两人正要继续说话,却见有会馆的仆役找了过来,对方应物禀报道:“会馆里有人找你,与令尊之事有关!”

TOP

0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君臣父子

  听到与父亲有关,方应物猜测,父亲的事情大概要出最后结果了。

  而在这边,关于姚先的事情,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不必一定守在这里等结局。

  于是方应物连忙告辞了于掌柜,离开忠义书坊,在胡同口雇了轿子,急急向会馆而去。到了会馆,便看到有一名锦衣卫校尉在前厅等候,黄掌柜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陪着说话。

  这校尉似乎认得方应物,见方应物进了厅堂,就转身对方应物道:“你是方秀才?”

  “正是在下。”方应物见礼道。

  “明日皇上遣人至诏狱向你父子话,所以要召你过去。”

  一切都清清楚楚了,又问什么话?方应物有点捉摸不透,这相当于平白多了一道程序。

  刘大学士审问过后,关于父亲的奏疏已经进呈上去,这事也必须要到了要出结果的时候。

  有“自作孽不可活”几句“忏悔”,究竟放不放人,是官复原职还是贬谪外地,天子任凭心意批几个字就行了,怎的又派人来问话?

  但圣心莫测,随便怎么揣度,也只能接受。方应物对校尉说;“明日清早,在下便去候着。”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方应物一大早便去了锦衣卫衙署,就在大门门廊下等候。

  没过多久,却见父亲也被从牢中提了出来,依旧是破损的官袍,忧郁的气质,以及那英俊到不像话的脸面线条。

  父亲可是“重犯”,身边被锦衣卫官校围得紧紧,怕他跑掉。方应物也没机会凑到父亲跟前去,只能用眼神表示拜见了。

  大门门廊下静悄悄的无人说话,不知过了多久。远远看到有一顶四抬大轿出现在胡同口。同时还有若干小内监前后左右的服侍着,一路小跑簇拥着轿子到了锦衣卫衙署大门外才停下。

  有小内监掀开帘子,有小内监对着轿子门伸出胳膊去充当扶手。此时从轿中出来一位身材瘦高的人,只见得他身穿大红过监蟒袍煞是威风,下巴光洁,帽檐下露出的鬓角呈现花白,脸型较长但不突兀。

  方应物抬头看了几眼,心里猜测起这位大太监的身份。从着蟒袍派头和代替天子问话的资格看,此人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覃昌。

  前文也介绍过。天子直接向外传话问话时,一般都是怀恩或者覃昌出面。

  这是天使,必须要大礼参拜。锦衣卫指挥使袁彬率众行礼过后,这大太监很有亲和度的挥挥手道:“诸君拜过陛下就可以了,起来回话。”

  袁指挥起身后。招呼了一声,“覃太监请入内。”

  原来是覃昌,听到覃太监几个字,方应物心里就确定了。

  覃昌摆摆手道:“贵衙署我就不进去了,免得冲撞了袁指挥的威仪,就在这里问。”

  方清之和方应物父子二人便一起被推到前方,覃昌扫视过两人。神色渐渐肃穆起来,不苟言笑道:“老奴代圣主问尔等几句话。”

  正式点出了天子,方清之和方应物听到这话,又只好跪下等候。

  覃昌声气中正平和的问道:“方清之。你亲口说说,你对自己被幽禁诏狱之事如何看待?”

  听到天使直接问起父亲的心情,方应物有点慌。这种诛心的问题最不好回答了,稍有不测就会被误解。特别对父亲这种正直人。

  更何况这等于是天子直接问话,所有回答也将直接传到天子耳朵里。连个转圜和文饰的余地也没有。

  又想起父亲上次那死活不肯写悔过书的伟光正态度,方应物心急如焚。他忍不住扭头去看父亲,只见他老人家剑眉紧锁,正在沉思,但神色却依旧坚毅......

  坚毅个屁!这时候还不服软,绝对找死!方应物已经忍受不了煎熬,出声道:“父子连心,学有话说!”他打算替父亲将这场问话糊弄过去。

  覃昌瞥了一眼,呵斥道:“还没有问到你,再敢擅自开口就掌嘴侍候!”

  方清之却转过身子,庄重的朝着皇宫方向三叩九拜,这吸引了众人目光。

  而后方清之才对覃昌太监道:“夫父母之于子,教而弗率,怒而笞之,所以行其爱子之心也。皇上可比群臣之父母,臣陷牢狱,亦似父母怒笞之爱也。”

  覃昌点点头,追问道:“你心中作何想?”

  方清之更加坚定的答道:“君之于臣,犹父母之于子也。人子有过,为之父母者,未尝不而刑教之。其刑教之时,凄然不忍于心也。

  既刑教之后,然不哀于爱也,慈父不弃有过之子,仁君亦不弃有过之臣,臣下敢有何他想哉!”

  别人还好,但方应物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旁边此人是自己父亲。真没看出来啊,父亲居然有如此卓越的马屁天赋!绝对是天赋异禀!

  将皇上比作父母,将自己下牢狱比作被父母惩戒......这、这、这,反正他方应物是万万说不出这种肉麻话的!

  方应物本来最担心的是,父亲头脑一热,继续自诩忠良,切责天子滥捕大臣是昏庸无道,最后他老人不但不认错,反而还要天子去改过。

  若是那样就彻底玩完了,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但方应物却没想到父亲这样答话,而且神情如此庄重,态度如此诚恳,言辞如此衷心。任是谁看,也觉得他是自内心的。

  这不完全是马屁啊,方应物突然醒悟到——论语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方应物自从穿越以来,自认模仿古人言行很像,从未被别人看出过什么差错,但今天终于认识到,他也就是套了个古人的皮而已。

  他心里一边批判,这真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王朝君父观念。是绝对不人权、自由、平等的!

  一边又想道,在当前这个状态下,父亲将皇上比为父母,把君臣冲突比喻为父母打儿子,那真没有更好的回答了。能不能感动皇上不好说,但任是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一时之间,脑海中两种念头激烈的交汇,方应物感到自己有点精神分裂症状了。

  强行按下自己的哲思,方应物感慨万分。不愧是平常小问题多多。但一到关键场面就能闪光的父亲大人。

  虽然他老人家活一塌糊涂,但到了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馆选时,从来不含糊。

  而自己这儿子还不至于被坑到死,每每欲仙欲死的时候,都能喘上几口气。长叹一声活着真好。

  覃昌问完方清之,又把脸朝向方应物:“你三番五次上书,要提代父坐牢,替父顶罪,这是你自己所想么?”

  父亲都没泄气,更会说话的方应物当然不会捅出篓子,朗声答道:“父业子当承。父报国以忠,子继之以孝。父亲遭不适,为人子者感同身受,自当恨不能以身相代!”

  覃昌闻言叹息道:“不愧忠臣孝子。”到此问话便结束了。覃昌不再说什么,径自上了轿子,回宫奏报去。

  方清之继续被押回诏狱坐牢,指挥使袁彬对着方应物拱拱手道:“恭喜方秀才。令尊只怕要出狱了。”

  方应物连忙还礼,“多谢袁大人吉言。”

  离开锦衣卫衙署。方应物还是有点后怕,他找了间路边茶铺,坐下静静心。这应该是最后一关了罢,甚是凶险,不过可算熬过去了,下面就等着诏书了。

  当夜却有姚先来到浙江会馆,向方应物表示最高的谢意。不但要请方应物出去吃酒,还带了五十两纹银作为谢礼,但都被方应物严词拒绝了。

  现如今他满心思都在决定父子命运的诏书上,没心情想别的,所以将姚先劝了回去。

  姚谦只能再次长叹道:“急公好义,不收谢礼,方公子真乃古仁人也!”

  又过了一天,有锦衣卫官校飞奔到会馆,对方应物道:“诏书到了!你去本卫衙署,和令尊一起接旨!”

  方应物立刻起身雇了轿子,加了价钱,一路小跑着来到皇城南方的锦衣卫衙署。

  诏书直接从宫中到锦衣卫,由袁指挥宣读。方清之又从牢狱中被提了出来,方应物也再次和父亲一同跪拜。

  袁指挥咳嗽一声,开始宣读。开头可以忽略,前半段骈文也可以忽略,方应物知道,重头戏在后面几句。

  片刻后,终于听到了“继续为庶常吉士学习”一句!一刹那间,狂喜充满了方应物的心胸,这简直是最好的结果了!

  本来他都做好了父亲被配地方的命运,但却还能继续当宰相候选,这如何不喜人?

  看来父亲前日的一番衷心表白,真的打动了天子的心!不愧是只有关键时刻才能不掉链子的父亲!

  今后父亲充当参天大树,而自己可以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在背后出谋划策!父子联手,打出一片好前程指日可待!

  几个呼吸之间,方应物就已经为父亲规划好了未来。三年后进翰林,五年后入东宫教习,十年后当侍郎,十五年后当尚书,二十年后入阁......

  按下方应物浮想联翩不提,诏书仍然未完,袁指挥继续宣读道:“方清之本有诽谤君父、诋毁大臣之嫌,本该边镇苦役,虽加恩宽免,但仍罪责难逃。

  今有其子方应物愿以身相替,朕不免成全孝子之心,以方应物代父顶罪,罚至延绥边镇服役,期满而归。”

  方应物很大不敬的猛然抬头,头脑一片空白,望着圣旨呆住了。

  延绥镇,又称榆林镇,九边重镇之一此时还没有九边。位于后世老革命根据地延安府之北也,是当前蒙古鞑靼人与中原王朝拉锯的最前线。

  父亲保住了,但却让他这大孝子代替父亲去黄土高坡服役顶罪?人的大起大落实在有点刺激......

  方应物又自我怀疑起来,自己猛烈宣传方家忠臣孝子是不是有点鼓吹的过火了?

TOP

0
  第一百二十九章 操碎了心

  这是恶作剧,这一定是恶作剧,这一定是来自九重天的恶作剧......方应物心中不停的喃喃自语。

  这封诏书看起来十分儿戏,当父亲的“犯了事”,最终毫发无损,却将做儿子的发配到边疆服役,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这种儿戏般的处置,体现了当今成化天子那闷骚宅男行事特色,大孝子方应物成了天子恶作剧的牺牲品。

  非要深刻分析的话,从中可以看出成化天子的逆反心理——让你想当孝子!让你打肿脸充胖子!

  还可以看出天子的报复心——被方清之进谏打了脸,但一时不便动作,那就从他儿子身上找回场子出口气!

  最后还能看出天子那长不大的玩闹心理......

  这就叫天威莫测呐,带着无限的怨念,方应物跟随父亲接下了圣旨。

  还好,父亲终归是保住了名声、保住了地位、保住了庶吉士前程,只要这棵大树还在,他方应物就不用发愁未来。

  而且有三点内容还能让方应物稍感安慰,一是以服役名义进行处罚,身份还是大大的良民,与普通百姓服役等同,不是罪犯;

  其二,不是无限期的,而是期满而归,按正常时间服役都是一年一期,连带路上时间,最多两年就能结束。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并没有说剥夺功名。所以等他方应物服役完毕后还可以回老家参加乡试去。

  闲话不提,袁指挥宣旨完毕,又对方应物轻喝道:“三日之后,本官派人解送你出京,你要提早准备好!”

  方清之变恢复了自由身,以及翰林院庶吉士身份。那就不可能再回到牢中去了。

  于是方应物扶着父亲,出了锦衣卫衙署大门,又出了胡同到外面街道上。方应物正要去雇轿子,但却被父亲拦住了。

  “许久不见尘世纷扰,还是沿街走回去罢。”方清之吩咐道,这回去自然指的是回浙江会馆。

  方清之本来是在翰林院东边租了一处房舍,不过现在估计已经被收回去了,所以他也只能跟着方应物去浙江会馆住几天。想必浙江会馆是十分欢迎一位翰林院庶吉士入住的,说不定还会完全免费。

  到了会馆。方应物拒绝了黄掌柜的宴请要求,只委托他购买了几件成衣,随后安排父亲沐浴更衣。然后在房间中叫来一桌酒菜,食不言的陪着父亲用餐。

  饭后是喝茶时间,也是父子交流时间。但方应物与父亲分别两年多不见。而且又是穿越而来,对父亲有几分陌生感,况且与父亲说话又不能像别人那般随意,所以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想来想去,方应物先大略将自己这一年多来的历程禀报了一遍。

  方清之长叹一口气,“为父在外辛苦一些也是应该,只要为父连中黄榜。你就能在家安心读书。但你却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折腾,真是不让人省心。”

  方应物暗吐一口老血,是谁不让人省心?父亲怎么像是恶人先告状的样子?若不是你老人家把自己玩进了天牢,他至于赶到京城上蹿下跳么......

  再说了。若非自己在几乎一无所有的处境下,绞尽脑汁上蹿下跳,你老人家能这么快就出狱么?只怕还在牢里吃馊米饭罢......

  可惜这些话,只能在心里想想。给方应物一万个胆子,也不能指着父亲斥责。那是忤逆。

  方清之又是长叹一口气,愁容满面的继续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这次去边镇服役,为父忧心忡忡,对你十分不放心。但也是为国效力,仍不可懈怠,不过还要多加小心。”

  再次暗吐一口老血,方应物真想跳出来叫一句,你老人家才是最令人不放心的一个,要发愁还是你老人家更令人发愁!

  这次他帮父亲吸引了火力,替父亲挡了灾,那下次呢?

  父亲若还是如此耿直,不要命的摆出清流架子,偏偏又身处朝廷核心,不像王恕那般地处江湖之远能躲得开,那迟早还会有灾难临头,还会有九天雷霆直接打到父亲身上!

  要知道,成化朝后十年,绝对不是正人君子吃香的时代!跟这种凶险比起来,去边镇效力的危险程度只是小儿科。

  他方应物好歹也秀才身份,父亲又是响当当的翰林院庶吉士,边镇那些官员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真把他当苦役炮灰用,所以反而危险度不会太高。混个几年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但关键是,父亲这个大树不能倒,不然失去了翰林院庶吉士公子的身份,在边镇那里就少了一层保护色。

  这不是夸张,想想汪芷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了。父亲蹲大牢之前当个香饽饽百般拉拢,卖萌卖色都出来了;之后便冷酷无情弃之如敝屣,将他当个垃圾一样扔到一边去。

  又想起父亲的真性情,方应物痛苦的抱着头蹲在门槛上,很不雅观,很不潇洒,很损失形象。

  要怎么劝,才能让他老人家老老实实在翰林院装孙子?就像李东阳、谢迁、杨廷和这帮人一样,一直熬到弘治朝才崭头露角,然后个个风生水起,被誉为众正盈朝。

  那个时候,才是正人清流们的天下。

  当夜,带着“如何劝父亲低调”这个世界级的大难题,方秀才失眠了。

  过去每次睡不着时,就在心中默念四书五经,这次他依旧按照这个老办法,先从论语开始。

  念着念着,方应物忽然灵光连闪,想到了一些办法。然后兴奋的更睡不着了,不由得连连感慨,圣人之学果然深不可测,解题的答案就在书中!

  次日大清早,方应物迫不及待的站在父亲房外等候。等到父亲露了面,他不耻上问道:“读论语时看到有一句: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此何解?”

  方清之在经义上浸淫极深,不假思索便答道:“此意为,学习能连续坚持三年,还不受功名利禄诱惑,这是很难得的。此句用来劝谕世人学习要持久,你也是县学生员,连这个都不明白?”

  “受教了!”方应物恭恭敬敬的说:“可是我钻研此句后发现,父亲所作所为,有违圣人之道。但子不言父过,我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方清之很为方应物的遮遮掩掩疑惑,大度道:“但讲无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父行得正坐得直,哪里违背了圣人教谕?”

  方应物趁机道:“庶吉士之设,本不是官职,只为选取新科进士在翰林院学习经史时政,以备三年后大用也。然否?”

  方清之点头道:“确实如此。”

  方应物又道:“父亲眼下只是观政庶吉士,并不是官职,三年之后散馆选官之后,才可位列朝班正式为官。然否?”

  方清之承认道:“不错,朝廷馆选庶常,本为深造人才,并非加官也。”

  要得就是这句!方应物便将心中所想一口气说了出来,“父亲是在翰林院学习之人,本该遵循圣人教诲,潜心学习,不受外界功名利落诱惑,而三年之后才是一鸣惊人的时候。正所谓: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而规谏天子过失,此乃百官之责也,但父亲前月偏偏上疏进谏天子,岂不是以官员自居?岂不是受了功名利禄影响?岂不是不安心在翰林院学习?

  所以儿子才说,父亲所作所为,有违圣人之道也!如有触犯父亲之处,甘愿受父亲惩戒。”

  方清之在门口呆立半晌。在众口噤声之时他脱颖而出,上疏直言不讳劝谏天子,这本是他很骄傲很自豪的事情,他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这种忠直的事怎么可能是错的?

  但是听了儿子刚才这么一分析,难道自己真有错?难道这不是自己忠直,而是自己不安分的表现?

  方应物偷眼瞥见父亲变幻不定的神色,从中还能看出引发了父亲的自我质疑,他便趁热打铁道:“父亲你入朝才三个月,当初上疏时只怕连一个月都不到,说是坐席未暖也不为过。你对朝政大事又敢说有多少见解?

  圣人都说学习要坚持三年,不为外物所惑,父亲你才坚持几个月?即便有所心得,也该等到散馆之后,真正坐到了朝臣位置上,然后才是名正言顺的时候!”

  方清之如同醍醐灌顶,喟然道:“吾儿言之有理,先有修身齐家,而后才有治国平天下。为父就该潜心学习三年,此为修身之道爷,否则便是心性不够纯粹。”

  方应物生怕父亲又反悔,非常及时的吹捧道:“恭贺父亲谦虚自省,体悟圣人之道,此刻心境大进!堪为小儿辈表率也!预祝父亲三年大成,一飞冲天!”

  有了这等吹捧,以父亲的为人,还好意思反悔么?方应物想道。

  方清之被自家儿子肉麻之极的吹捧,十分不好意思,连声道:“言过矣!言过矣!”

  方应物悄悄松了口气,这算是尘埃落定了。能把父亲说服真不容易,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脑力。但也才争取到三年时间,想来三年时间应该足够了。

  三年后自己怎么也能从边镇回到父亲身边。只要在自己消失的三年时间里,父亲安安稳稳守在翰林院不出问题,那就可以了。

  方应物唏嘘不已,有这样一个父亲确实不叫人省心,当儿子的简直操碎了心呐。将来不会为他老人家操一辈子心罢?

TOP

0
  第一百三十章 离京之前的琐事

  按规矩,方应物要三日后离京;而且又因为是天子亲自下诏发配边镇的,所以很荣幸,将有两个锦衣卫军士负责解送方秀才去延绥镇。

  离开之前的三天里,方应物根本顾不得离愁别绪和对前途未来的忧伤。他很忙,比他的父亲还要忙。

  首先,自从他父亲出狱后,有一些同年同乡同僚同窗如同雨后春笋冒出来,纷纷到浙江会馆下榻处拜访慰问父亲大人。

  方应物便主动充当陪客之人,随着父亲接见各方人士。还好他也是读书人,颇能上得了台面。

  这倒不是为了人前露脸刷存在感,有父亲这和很晃眼的大灯泡在,方应物刷存在感的效果几乎是零。他的主要目的很简单,还是为了践行约定。

  因为方应物与刘吉刘阁老约定过,刘阁老想办法帮忙运作父亲出狱,而他方应物作为家属,要为用包括创作诗词在内的手段,尽力为刘阁老鼓吹和赞美,以此来帮助形象不佳的刘阁老提升美誉度。

  现在父亲都出来了,结果比预想的还要好,那么方应物自然不能言而无信,甩甩手就走人,所以要抓紧时间把该办的事情办了。否则失信于人还是小事,要让刘棉花就此对父亲产生什么看法就大亏了。

  因此方应物在各路来宾面前,对文渊阁大学士刘吉挺身而出救助父亲的义举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感谢,表达出了发自内心的尊敬,给予了无以复加的赞扬。

  同时,他利用别人对自己小小诗名的好奇,当众做了几首七律诗,对刘大学士进行了艺术化的美化。

  至少方应物本人认为,效果是绝佳的。他别的本事没有,想要全心全意的去吹捧谁,还能捧不起来?

  不过这种交际,还是很累人,尤其是他方应物必须要紧绷精神,全身心的去应对。

  傍晚送走了今天最后一位客人,站在庭院当中,感受着不那么凉爽的夏夜晚风,方应物擦了擦汗,暗有所指的说:“儿子我实在没看出来,父亲你在京城虽然才过了短短几个月,各方面关系居然真不少。”

  每一个父亲都想在儿子面前骄傲一把,方清之也不例外,再说他真没听出自己儿子话里的内涵。只自豪的答道:“君子群而不党,义之所在,虽然时日较短,但当然也会有些同道中人。”

  方应物“哦”了一声,“原来如此,确实是很不错的同道,不过前阵子全都消失不见了而已。

  想起来,最近半个月我在京城连日奔波,他们这些人一个也没见到,当时还以为父亲是孤家寡人,与别人全无交情呢。”

  方清之脸面挂不住,轻轻斥道:“不要胡言乱语,在背后随便议论他人!”

  方应物又想起了什么,对方清之建议道:“父亲你可以请几个月婚假,回苏州府去将王六小姐娶了罢。”

  和儿子谈起自己的婚事,方清之有点不好意思,总觉得最为老不尊似的。“这个不急,也不用你操心”

  “什么急不急的,马上就去请假,然后立刻离开京师。就是要以此为借口,趁这几个月避避风头,等几个月后一切彻底风平浪静时回京就好。”

  方清之讶然道:“两年不见,你懂得真不少”

  方应物赶紧提醒道:“父亲别忘了三年学习之约,学完了你也就懂了。”

  随后方应物离开了会馆,去忠义书坊找姚谦。不是他一定要晚上去,实在是因为他时间太紧张,必须要抓紧一切时间办事。

  姚谦十分恭敬,亲自迎出大门,又将方应物请到内院一间雅致小厅中,彰显出几分亲近感。

  姚先生甚至想送方应物一点点书坊干股,但被方应物严词拒绝了。当然方应物找姚谦,不是没有目的,主要是为了落实自己的宣传计划。

  “方公子尽管放心,这次你将我从东厂番子手里救了出来,正愁无以为报!不但在八股时文选集上,今后凡我书坊刊刻的经义书籍,扉页都放上你的劝学诗词,这也是相得益彰!”

  “那敢情好!”方应物得到这个回答,彻底放了心。他忽然想起东厂说姚谦这里刊印见不得人的**,便又很隐晦的嘿嘿笑了笑,“还有个小忙,望姚先生成全。”

  姚谦满口答应道:“但讲无妨。”

  “姚先生这里的**不知还有没有?可否送给我几套,也好在西行路上打发时光。”

  姚谦愣了愣,“书还是有的,但你确定需要这些打发时间?”

  方应物厚着脸皮道:“我活了十六岁,还没看过**什么模样,这次也让我开开眼界。”

  姚谦便对身旁仆役耳语几句,那仆役就匆匆忙忙出了屋。没过多久,他领着另外一人回来了,两人手里都捧着厚厚的一叠书籍。

  方应物忍不住上前取了一本,定睛看去,只见封皮上几个大字——姚氏黄历。

  这是**?这是他印象里应该很黄很暴力的**?方应物震惊的扭头问道:“姚先生叫人没拿错罢?”

  姚谦叹口气道:“没错,本来历书只有官府才可以颁布刊行,民间不准擅自印制,以免借此妖言惑众扰乱人心,所以历书就是**。

  但查禁的一直不严,我对此也疏忽大意了,这次到京师一不小心捎带了一批,就被东厂番子盯上成了把柄。

  不过我很奇怪,你真打算拿着好几种黄历,在路上打发时间么?”

  方应物大失所望,还以为是能开开眼的当代时髦**读物呢,结果这**居然是老黄历!

  当夜由于天色已晚,方应物就在姚谦家里借宿了。一夜无话,次日用过早膳,他就向东安门外尚公公宅邸而去。方应石这头种马,如今还尚府里奋战

  方应物道清来意,又在门房里等了片刻,便看到方应石出现在视野里。

  高大强健的石头兄,如今居然走路摇摇晃晃,脚步十分虚浮。明明还有九尺大汉的样子,却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走得近些,又看到他脸色苍白,双目无神。

  方应物戏言道:“这几日过得如何?环肥燕瘦,乐不思蜀否?”

  方应石忍不住虎目含泪,“秋哥儿,如今看到白花花的女人身子,我就想吐!我只想要你”

  这句话让方应物感到悚然,暗暗远离了几步。

  “我只想要你带我离开啊!”方应石发自内心的请求道。

  方应物叹道:“不瞒你说,过两天我就要被发配西陲边地了,本想带你一起过去。但看如今你这状况,实在不适合上路,不然就是要命。”

  方应石欲哭无泪,“难道秋哥儿就将我舍弃在此处,眼睁睁看着我油尽灯枯么?”

  方应物无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关键的是,我父亲如今孑然一人,他好歹也是翰林老爷了,鞍前马后没人侍候也不像话。

  如果我这做儿子的却要人侍候,那就太不孝顺了。所以我就想,你还是留在京师修养好身子,然后在我父亲身边听用罢!”

  “多谢秋哥儿体谅宽大!”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下午,方应物去拜访了文渊阁大学士刘吉,这次拜访有好几层意思。

  一是为了继续保持善缘,这位从成化朝一直坚挺到弘治年间的阁臣,以后说不定还要打交道。

  二是要表明自己已经完成了承诺,竭力帮着他挽回在舆论界里那种尸位素餐、罔顾国事、自私懦弱的不良形象了。

  下午时候,刘大学士果然是在家中的——看来午时早退这个习惯对他而言,已经是不可更改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成化天子带头懒散,下面大臣也就有样学样了。

  不过刘大学士的脸色不好看,而且见了方应物后,更不好看了。本来显得白皙的脸庞,眼下几乎黑的要滴出墨水。

  刘棉花好歹也是堂堂的当朝大学士,他在这种状况下还有心情接见自己,这很让方应物受宠若惊。

  他对刘吉小心翼翼的问道:“阁老面有忧色,不知所为何来?”

  刘吉怒气冲冲道:“我上朝时,听到议论说,那刘吉是趁人之危进行要挟,同时不忘索要好评和诗词,以此来故意抬高自家身份,所以行为可鄙!

  你自己说说,老夫哪里趁人之危、趁火打击了了?老夫可曾强迫过你么?老夫难道没有帮到你么!”

  方应物可以看得出来,从来都是一切尽在掌握、从不怒形于色的刘棉花真的生气了。辛辛苦苦做了好事,最后却被众口铄金,谁能忍住不生气?

  他想了想才答道:“阁老恩德,晚生铭感于心。”

  “别人都说你为了救出父亲去做一些违心之事,比如攀结老夫这大学士,都是情有可原、孝心可嘉。

  但同样的事情老夫这里,就成了沽名钓誉、东施效鼙!这是什么道理!这还有没有天理!”

  节操一旦掉了,就很难再捡回来。方应物劝不了刘棉花什么,只能很诚恳的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罢!”

  刘棉花眼前一亮,“此言大有深意,共勉共勉!”

  方应物苦笑,纵观史书上刘棉花的一生,还真就是“走自己的路,随便别人怎么说”的一生。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28 14:18